1.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故事——从口吃者到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
丘吉尔出生于1874年英国一个贵族世家,家庭条件很优越,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名望。但是,丘吉尔似乎一点都没有继承那个家庭的高贵血统,他呆头呆脑的,上课的时候总是不知道在想什么。这还不算,丘吉尔还有口吃的毛病。在班上他的成绩永远是最差的,可是他从来都不在乎。这让老师很是讨厌他。
一天,老师发现在教室角落里的丘吉尔又不知道在想什么。于是,老师很生气地问:“丘吉尔,你在干什么?”可是丘吉尔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根本没有听到老师在叫他。老师更生气了,他走到丘吉尔的面前,气愤地拍着桌子说:“如果你还不回答我的问题,我就把你赶出去。”丘吉尔惊慌地站了起来,但还是什么都没有说。
老师发怒了,大喊着:“你把你父亲的脸都丢光了,将来你只能做个可怜的寄生虫。”“不,不,不,我,我,我要做,做个演讲,讲,讲家。”丘吉尔的话还没有说到一半,同学们就“哈哈哈”地大笑起来。放学的路上一群同学追了上来,他们围住丘吉尔嘲弄地对他喊:“讲话都讲不全,还想当演讲家,做梦去吧!”
丘吉尔想辩解几句,但自己就是说不出来,他开始着急,结果越是着急越是说不出来,他涨红了脸。同学们嘲弄够了,就一哄而散,转眼间就剩下了丘吉尔自己在空荡荡的路上。他努力地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,小拳头攥得紧紧的。
回到家里以后,父亲看到儿子很是惊讶:小脸绷得紧紧的,和他说话也不理;从前如果是在外面挨了欺负,回到家里儿子不是哭就是闹;如果没有挨欺负,回到家里就会到处乱翻。今天这副样子还从来都没有见到过。
父亲急忙跟在后面问,最后被问得急了,丘吉尔终于开口了:“我,我,我要当,当演讲家。”儿子甩下这句冷冰冰的话就回自己屋子里了,任凭谁去敲门都不开。屋子里,丘吉尔对着墙上的那面大镜子,开始练习说话。他把每个单词的音节都一个音一个音地读,然后连起来读出整个单词,最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。练习了一段时间以后,他就开始把几个单词放在一起连着读,一直到最后,他把整个句子连起来读。
从那天开始,他像换了个人似的,他不再害怕同学们的嘲笑,在课堂上主动要求起来朗读课文,尽管还是会口吃,读得也不连贯,但是丘吉尔根本不在乎。回到家里,他就对着镜子大声地一遍一遍地说话,直到最后,他能够很连贯地说一个句子甚至一大段话。后来,他还背诵了大量的著名的演讲词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丘吉尔终于取得了极大的进步,在同学和老师的面前展露了他幽默风趣的口才。这个口吃的孩子,后来竟然成为了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他那富有激情的演讲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人,是英国军民精神的支柱。
2.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口吃故事
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至少是一个合格的演说家。但对于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来说,这却像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自小怯懦和患有口吃,使他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,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脸。
为了治愈口吃,乔治六世的妻子四处寻访,直到遇见一位“民间医生”。后来经过努力,乔治六世的口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,并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讲。
这就是著名电影《国王的演讲》告诉我们的真实故事。其实口吃不是只有我们普通人会患上,高贵的国王一样也会变成口吃者。
3.口含石子矫正口吃——狄摩西尼的故事
狄摩西尼,古希腊最伟大的政治家、演说家、雄辩家和希腊联军统帅。公元前384年生于希腊雅典一武器制造商家庭,从小患有口吃。
在他7岁时,父亲去世,留下的巨额财产被监护人侵吞。狄摩西尼成年之后,决心向法庭提出控诉。他虽然身体虚弱,但意志十分顽强,为了克服从小就有的口吃和咬字不清等毛病,他曾到海边对着波涛练嗓子,把小石子放在口中来矫正发音,攀登高山以增加肺活量,对着镜子练习姿势。
经过勤修苦练,终于成为举世公认的古今第一大演说家。
4.加拿大“蝴蝶总理”——让·克雷蒂安的口吃故事
在加拿大有这样一个小孩:相貌丑陋,说话口吃,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、嘴角畸形,讲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。
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,这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,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。看着嘴巴和舌头被小石子磨烂的儿子,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:“不要练了,妈妈一辈子陪着你。”
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:“妈妈,书上说,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之茧变成的,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。”
后来,他能流利地讲话了。因为他的勤奋和善良,他中学毕业时,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还获得了良好的人缘。
1993年10月,他参加全国总理大选。他的对手居心叵测地利用电视广告夸张他的脸部缺陷,然后写上这样的广告词:“我们要这样的人来当我们的总理吗?”但是,这种极为不道德的、带有人格侮辱的攻击招致大部分选民的愤怒和谴责。
他的成长经历被人们知道后,赢得了选民极大的同情和尊敬。他的“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”的竞选口号,使他以高票当选为总理,并在1997年再次获胜,连任两届总理,人们亲切地称他是“蝴蝶总理”。
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理让·克雷蒂安。
是的,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,比如低微的门第,丑陋的相貌,痛苦的遭遇,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“茧”。但有些东西则人人都可以选择,比如自尊、自信、毅力和勇气,它们都是帮助我们穿破命运之茧,由蛹化蝶的生命之剑。
5.美国副总统拜登的故事——从口吃者到演讲家再到美国副总统
拜登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。在家里跟弟弟妹妹在一起的时候,他不口吃;跟邻居聊天或者在球场上跟球友侃大山的时候,他也不口吃。可是当他到了一个新学校的时候,他就口吃;需要在课堂上当众朗读课文的时候,他读不出来;他想要约请姑娘幽会的时候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同学给他起了个外号,叫乔结巴。
高中一年级时,学校有一种训练学生当众说话的活动:每天早晨聚会时,每个学生都要在250个学生面前介绍自己。
因为口吃,他被宣布取消这个资格。他觉得这就像戴着高帽被罚站在教室的墙角一样难堪。他下决心要改掉这个毛病,每天对着镜子背诵大段大段的诗文。
后来他不仅改掉了口吃的毛病,还成了为人们称道的演说家,而且当上美国副总统。
拜登后来回忆说,“说起来可笑,过去那段使我难堪的口吃日子,即使能够避免我也不想避免。这个毛病最后变成了上帝对我的恩赐。这个毛病使我发愤图强,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。它给我的教训,变成了我生活和工作的无价之宝。”
口吃朋友们,相信自己,不断努力练习,你一定会成功的!
6.天堂不收、地狱不留:一个口吃商人的传奇故事
他天生就是个结巴,一句完整话都说不连贯。内向的性格又催化了他极度的自卑和自闭,于是他把对生活的爱恨与渴望全部融入到自己的画中。
94年大学毕业,为了逃避现实中的歧视,他自愿去了甘肃工作。在敦煌石窟画壁画,一画就是5年。在母亲一次次电话里的呼唤下,终于辞职回到了家乡成都。
起初,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大门不出二门不迈。因为他认为虽然自己有大学文凭,但不会有哪家公司愿意请一个结巴做事,而且心里一直害怕与人沟通。父母对他没有任何要求,只要能够每天看到他,宁可养他一辈子。时间久了,慢慢的他试着走出了家门,四处闲逛。慢慢的一个念头爬上心头,他要自主创业。于是他每天泡在各个批发市场。随着对市场的深入了解,他的目标开始明朗化并决定闯入地毯行业。
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,35平米的一个地毯小店开张了。但是随之问题也出现了,他只能简单和顾客说一些数字,当顾客和他砍价时无法顺畅地和顾客沟通,越是着急越是结巴。父母帮他请了一个服务员,但是服务员对地毯不了解,他看着顾客一个个摇着头,摆着手离开店里,心里刚刚燃起的希望被无情地扑灭了。小店在开张5个月后关张了。
初次创业的失败对他的打击太巨大了。他恨自己的嘴巴为什么不争气,为什么不会说一句整齐话。他疯狂地打着自己耳光恨自己没用。他恨天恨地恨老天对他不公,恨父母为什么生下他。父母的含泪劝解没能阻止他因自卑和仇恨引发的极端情绪。他在父母严格的看管下一次次选择了自杀。
当他第三次在死亡线上被抢救回来,他听到父亲的怒骂:“既然天堂不收你,地狱不留你,你就不能好好在人间活着吗?生理缺陷比你严重的人多的是,他们照样活的好好的,你就不能和他们学学活出个样来给大家看看?”
父亲的怒骂找回了他迷失的心智。他翻出了所有的书报,每天不停地读。他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克服结巴,一定要活出个样子给大家看。不,是一定要活出样子给自己看。
大家可曾知道说话把嘴唇累起了泡吗?可曾知道因说话累得嘴不能吃饭吗?他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日日夜夜在梦中说醒,又把自己说入梦中。他从自己的房间说到了客厅,从客厅说到阳台;从阳台说到小区,从小区说到大街上。最后他决定去各个公司应聘,而应聘不是为了找工作,而是为了逼迫自己去与人沟通,锻炼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。
2002年他再次创业,经过4年的奋斗成为成都第一地毯商,年销售额超过一千八百万,年收入也超过了五百万。他就这样造就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。
后来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,他笑笑说:“不要认为自己某些方面不行,只要有决心,有恒心,敢去挑战自己,你一定行!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”
名人口吃的故事还有很多,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分享了。希望以上名人的口吃成长故事,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精神上的力量。最后,我想借用上面一位口吃成功者的语录来结束我们的故事:“不要认为自己某些方面不行,只要有决心,有恒心,敢去挑战自己,你一定行!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”